近期有些网友想要了解感情中,背叛都得靠边站的伤害,究竟是什么?的相关情况,小编通过整理给您分享一下。
昨天,我接待了一位来访者,她向我倾诉了心中的苦楚。她是一位患有癌症的病人,已经与病魔抗争了三年。刚开始时,她的丈夫对她关怀备至,但最近,她发现丈夫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冷淡,尤其是在她即将接受手术的前夕,丈夫竟然还与她发生了争执。这件事让她一直耿耿于怀,她无法理解曾经深爱的丈夫为何会如此对待自己,甚至怀疑丈夫是不是希望她早点离世,因此感到极度伤心和难过。
听完她的抱怨后,我问她是否曾与丈夫沟通过,让他知道那次争吵给她带来的伤害。她反问道:“这样的伤害还不够明显吗?还有什么好说的?”我尝试引导她从丈夫的角度去理解当时的行为,但她坚决表示:“我无法理解他那种冷漠无情的做法。”显然,她对丈夫已经充满了怨恨。
在这种情况下,我选择继续倾听,等待她真正“一吐为快”后的心态转变。实际上,像这位来访者一样抱怨伴侣的人并不少见,他们对伴侣有着各种不满,本质上就是觉得对方对自己不好,不再爱自己了。这种想法虽然正常,但背后隐藏着一个问题:他们往往把伴侣和感情想得过于完美,而这或许是感情中最大的伤害。因为理想化会导致一个人在感情中不断受伤。
今天的文章,我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感情中的“理想化”现象,以及它给双方带来的伤害。
01 理想化:选择伴侣的隐形标准
知名心理咨询师张慧老师曾指出:“很多时候,人们并非选择了眼前的伴侣,而是选择了心中那个理想化的情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套关于爱情和伴侣“应该如何”的预设,这套预设背后蕴含着我们个人的经验、需求、期待和欲望。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位来访者,她认为丈夫“应该”顾及她的感受,“不该”在她即将手术时与她争吵,“应该”体谅和理解她作为癌症病人的痛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为丈夫的行为开脱,作为伴侣,在困难时期相互扶持是应尽的责任。但我想强调的是,“应该”思维往往会导致伴侣理想化,这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一旦将伴侣理想化,就会产生不切实际的高期待,而这种高期待很容易让人受伤。因为人是不完美的,没有理想中的完美伴侣,高期待自然会导致高失望。
02 理想化:非黑即白的思维陷阱
由于理想化的存在,人们往往对自己的伴侣过于苛刻,总是试图改造对方,让其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他们心中常有的句式是:“如果你爱我,就应该……;如果你做了……,就是不爱我。”这种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会让关系变得紧张,因为它剥夺了关系的弹性和空间。
前面的来访者就陷入了这种思维陷阱,她不愿尝试与丈夫沟通,也不愿换位思考去理解丈夫的处境(作为癌症病人家属,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最终,她得出结论:“他和我吵架,就是不爱我了。”然而,现实生活中,伴侣之间是否有爱,不能仅凭一两件“不满”的事情来判断,因为这样做太过片面。更重要的是,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很容易让人陷入主观臆断的世界。
因此,理想化不仅会带来高期待,还会导致主观臆断。
03 接受不完美:现实中的爱情真相
既然感情中的理想化会让人受伤,那么为什么还有人会把爱理想化呢?因为理想化的爱能给人希望,满足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把爱理想化并没有错,但不能将这种渴望当作现实,否则会让人活得非常痛苦,不断寻找“不被爱”的证据。
就像文章开头的那位来访者,因为手术当天与丈夫的争吵而感受到不被爱后,她开始回忆起丈夫以前种种“不够爱”自己的行为和时刻,于是越想越气,无法平息心中的怒火。
因此,我们需要明白一个事实:现实中的爱是不完美的。有时候我们感受到深深的爱意,有时候可能觉得爱不够,有时候甚至感觉不到爱。正如心理咨询师李华老师所言:“现实中的爱并非非此即彼的存在,不是一个爱与不爱的对立面,而是一个程度渐变的存在,是一种爱和不爱交织的状态。”
当我们能够意识到爱情的真相是不完美之后,才能更好地经营爱情,并努力让它趋于完美。
如何走出理想化的陷阱?
首先,看到爱的不完美,放下理想化的执念。
对于那位来访者,我建议她思考一下丈夫当时为何会与她争吵。后来她才慢慢意识到,丈夫之所以那样做是因为经济压力巨大。原来,她生病后家里欠下了不少债务,那次手术费也是东拼西凑借来的。经济的重压让丈夫心情烦躁,没能控制好情绪。经过这样的反思,她放下了对丈夫的高期待,开始尝试理解丈夫的难处,这时她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其次,认识到爱情的不完美,愿意花时间去经营。
爱情的开始往往是美好而浪漫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理想化的爱情泡沫会破灭,人们会感到失望。然而,正是经历过失望之后,我们才会意识到爱情是需要经营的。就像那位来访者,当她认识到自己爱情的理想化之后,才愿意做出改变(主动与丈夫沟通、换位思考等),从而让彼此相爱的时刻越来越多,不爱的时刻越来越少。
再次,接受爱情的不完美,实现个人成长。
或许很多人把爱情理想化是因为内心缺爱。他们希望小时候没有得到的爱能在长大后得到弥补或将来拥有。但现实往往残酷,无论与谁在一起,那种理想化的爱都很难实现。而如果他们能够接受这个现实,本身就是一种成长。因为他们会明白现实虽然不完美但也没有那么糟糕。
总之,我们不要把伴侣和爱情想得太美好因为那终究会让我们失望并再次体验到不被爱的痛苦。而这种伤害往往比背叛更大因为它是我们自己一手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