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购房合同需聚焦关键条款:房屋基本信息(位置、面积、用途)、价款支付方式、交房时间与标准、产权登记约定、违约责任(逾期交房 / 办证赔偿)、争议解决方式等,细节约定直接影响权益保障。
1、房屋基本信息:包括房屋的地址、面积、户型、结构、楼层等。要确保合同中所描述的房屋信息与实际情况一致,特别是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应明确具体数值及误差范围。
2、价格与付款方式:明确房屋总价、单价,以及付款方式,如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贷款付款等。对于分期付款,要约定具体的付款时间节点和金额;对于贷款付款,要明确贷款办理的责任和时间期限,以及如果贷款审批不通过的处理方式。同时,要关注是否有关于价格调整的条款,如遇到面积差异、政策调整等情况时价格如何变动。
3、交付条件与时间:交付条件应详细约定房屋交付时应达到的标准,如房屋质量验收合格、通水通电通气、相关配套设施完善等。交付时间要明确具体的日期,以及开发商逾期交付的违约责任,包括违约金的计算方式和支付时间等。
4、产权办理:约定开发商协助购房者办理房产证的时间和责任,以及因开发商原因导致产权办理延迟或无法办理的违约责任。同时,要明确办理产权所需的费用由谁承担,如契税、维修基金、登记费等。
5、违约责任:仔细阅读合同中关于买卖双方违约责任的条款,包括逾期付款、逾期交房、房屋质量问题、产权纠纷等方面的责任和赔偿方式。要确保双方的违约责任对等,避免出现对购房者不利的条款。例如,开发商逾期交房的违约金比例和购房者逾期付款的违约金比例应相对合理。
6、房屋质量与保修:明确房屋的质量标准,如建筑材料的使用、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等。同时,约定开发商的保修责任和保修期限,以及在保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时开发商的处理方式和赔偿责任。对于一些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的质量问题,要特别关注其保修条款。
购房合同条款可以修改吗
购房合同条款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修改的。具体情况如下:
1、协商一致修改:无论是在签订购房合同后、办理备案登记前,还是合同已经备案登记,只要买卖双方经协商一致,且修改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就可以对合同内容进行修改。双方应签订书面的补充协议,明确修改的内容、时间等相关事项,并由双方签字或盖章确认。例如,双方就房屋的交付时间、付款方式等条款达成新的共识,即可对原合同相应条款作出更改。
2、因法定事由修改:若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法定可撤销或变更的情形,当事人可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变更合同。比如开发商故意隐瞒房屋的重大质量问题,导致购房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购房合同,购房者有权申请变更相关条款。另外,因不可抗力等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导致合同无法按原约定履行,或政府政策调整导致合同履行的基础发生重大变化,双方也可以协商修改合同相关内容。
本站通过AI自动登载优质内容,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本站只做信息存储,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