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15晚会揭开食品安全黑幕时,总有一群人在实验室里与添加剂、微生物“斗智斗勇”,他们是舌尖安全的守护者。在北京工商大学,这群人有个共同的名字: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师生。这个看似“烟火气”十足的专业,实则藏着让国产食品逆袭国际的硬核科技,甚至被网友戏称“北工商食堂不敢难吃,毕竟隔壁就是国家级实验室”。
北工商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早就不满足于传统“做饭技能”。它的实验室里摆着蛋白质晶体分析系统、生物质谱仪、多功能生物光学及X光成像系统、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等价值超过2.2亿元的仪器设备。这里的学生大学起就泡在实验室里研究课题。
更硬核的是,该专业软科排名国内第10,是全国首个通过美国食品科技学会(IFT)和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双认证的“国际通行证”专业。近五年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及横向项目180余项。这都离不开背后的科研团队,一百多人的师资队伍中,高达66%的教师曾在海外知名高校攻读学位或进行访学,本科生也能跟着教授攻关企业真实课题。
不仅理论教育培养到位,这里的校企合作堪称“订单式培养”:与四川酒茶集团、安捷伦科技公司、北京铁塔、御食园等企业建立研究联合实验室,与燕京啤酒,中粮,蒙牛,宫颐府等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可以给学生提供专业实习机会。
有人说“学食品等于毕业进厨房”,北京工商大学用数据证明自己:近三年,本专业的学生就业率均在85%以上,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等食品相关研究机构,或是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燕京啤酒、宝洁(中国)有限公司、卡夫食品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为94.78%,在北京乃至全国都有良好口碑。
不仅如此,学生的深造率约为60%,学生还可通过学校与国外高校签订的合作项目进行国际交流。近五年,累计通过学校合作办学项目出国学习百余人,其中继续深造比例达到95%以上,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研究生的高校包括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全球排名第6)、新加坡国立大学(全球排名第8)、伦敦大学学院(全球排名第9)等国际顶尖或者知名学府。毕业生国内深造去向包括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顶尖和知名学府。
当别人还在争论“兴趣还是前景”,北京工商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早已用全球排名和超高就业率交卷。它或许没有金融类专业的光鲜,没有计算机专业的爆款,却在每一口安心饭、每一杯放心奶里,给社会交付了自己的答卷。
本站通过AI自动登载部分优质内容,本文来源于网易号作者:志愿优选君,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